English

打造跨世纪发展的精神竞争力

2001-03-02 来源:光明日报 宋成玺 我有话说

精神竞争力从来都是综合竞争力中最富有创造性的核心竞争力。面对蕴含机遇、充满挑战、呼唤竞争的新世纪,要夺取发展的主动权和“制高点”,再造竞争新优势,首先必须作好精神上的“备战”,以全新的思维,全新的理念,全新的视觉,构建打造新世纪的强大精神“支点”。

一、超越而不守成

当前,改革和发展正处在新的起跑线上,面对百舸争流、你追我赶的新一轮竞争浪潮,我们能否实现超常规、跨越式的发展,关键在精神和观念能否有新的突破。应该看到,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,人们的思想空前解放,超前意识、竞争意识不断增强,但同时也不能忽视,潜在于我们精神深处的“小生产”意识仍在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一些人的思维,小富即安、小步慢走的心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发展的速度。如果不尽快摒弃自满自足的守摊意识,现有的优势就可能丧失,发展的机遇就可能与我们失之交臂。因此,谋求超常规的发展,首先要有超越的意识、超越的眼光和超越的思路。

超越必须要有世界眼光。“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”,而谋全局就要放眼世界。如今,经济的发展,科学的创造,文化的繁荣,正在超越一城、一地、一国的界限,合成了一股相互融合、相互渗透、相互作用、相互激荡、相互促进的全球化潮流。所以,实现超越式的发展,必须高瞻远瞩地去观察、认识变化得如此迅速的世界,正确地把握全球化发展的大势,把本地区、本部门的工作融入国家和世界大局之中去思考,惟如此,才能运筹推幄,决策千里,始终站立在发展的前沿。

超越必须要有时代眼光。以信息技术、生物技术、新材料技术为代表的新经济现象,是21世纪最鲜明的时代特征。科学的进步随时可能创造出我们无法想象的奇迹。身处这样一个时代,迫使我们必须以当代科技发展的综合水平为“瞄准点”,以当代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为参照系,高起点、超前性地定位发展坐标,谋划发展思路,构建发展平台,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,以实现迎头赶上的发展目标。

超越必须要有战略眼光。谋求新的发展,就要善于从长远的、根本的角度思考问题,站得高才能看得远,想得深才能谋大略,做大事才能成大器。竞争、赶超、跨越,就是要有一点远见,有一点胆识,有一点志向。心高志远者必成大事。

二、实干而不清谈

“无谋不行,无行不达”,把发展的思路、发展的蓝图变成发展的现实、发展的成果,关键在行动,关键靠苦干实干。在我们的生活中,一些人习惯于高高在上,表决心,说大话,喊口号,但光说不练;或是热衷于对别人品头论足,总是讲这也不行,那也不行。这种风气实在是误人、误时、误事。在迈向新世纪的今天,我们必须一扫清谈之风,代之以苦于实于的精神。使少讲空话、多干实事成为一种社会风尚。

实干就是要“思进”、奋进。实干和“思进”是互相促进的,“思进”,实干才有目标;实干,“思进”才能落到实处。光干不思是蛮干,光思不干是空想。因此,实干首先要解决好“思进”的问题,思发展的根本,思发展的方向,思发展的目标,思发展的信心,思发展的办法,通过“思”,把实干的目标找准,把实干的标准定高。

实干就是要知难、克难。随着加入WTO在即,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只会多不会少,遇到的困难只会大不会小。对此,既要有足够的精神准备,更要有战而胜之的决心和斗志。实干的真正意义,就在于敢于迎接挑战,敢于知难而进,通过奋斗到达成功的彼岸。

实干就是要实抓、抓实。善为大事者,必从每一件小事做起;能行千里者,必把每一步走实。眼高手低,大事做不来,小事又不做,只抓大概,不抓具体,难成大事。因此,要实现超常规的发展,不仅要想到、说到,更要做到、抓到。实抓抓实,就是要面对新形势、新任务、新目标,围绕发展的大思路,弄清具体情况,研究具体招法,观察具体变化,解决具体问题。在具体工作上,一招一式地实抓,招招有着落,一件一件抓实,件件出成果。

三、包容而不排斥

如今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系统,任何领域、任何地域的发展都具有开放性的特征,经济的发展不可能在一个孤立的、封闭的体系内自我运作。这就要求我们的观念和思维必须是开放的、外向的,一方面要大步“走出去”,另一方面要大胆“引进来”。今天,虽然改革开放的观念已深入人心,“走出去”的步伐在不断加快,“引进来”的观念在不断强化,但面对即将来临的全球化浪潮,潜在于我们意识深层的“笑人之无,妒人之有”的毛病,使一些人自觉不自觉地对外面的世界、外来的东西本能地产生排拒。这种“小家子气”与开放的世界和时代的精神是格格不入的,对跨世纪发展无疑是一种精神制约。因此,在加快对外开放的进程中,必须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和更加包容的心态对待一切外来的东西。

包容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。“不拒众流,方为江海”。当今的世界已不是过去的世界,经济全球化趋势所带来的商品流、信息流、技术流、人才流、文化流如长江之水,挡也挡不住。我们搞建设、求发展必须以宽阔的胸襟面对扑面而来的开放潮流,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,让世界走进我们。这样,我们才能从交流中发现自己所处的态势,不断调整自身的应变力;从与别人的竞争中感受到压力,进一步激活自身发展的潜力;从与外界的比较中认识存在的不足,不断充实前进的动力。

包容要虚心学习别人的经验。“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”,要创人之无,必须要学人之有。只有博采众长,兼收并蓄,以新鲜的、先进的东西不断充实自己,才能强化自身的优势,转化自身的弱势,形成整体竞争力。“夜郎自大”,排斥外来先进的东西,必然失去发展的活力,最终也将失去自身原有的优势。

包容要善于消化整合。开放和包容决不是照搬照抄,决不是不要自身的发展特色。相反,在大胆吸纳外来东西的同时,要以积极的态度加以整合。一方面,要择善而从,有选择地吸取对自身发展有利的东西。另一方面,要与本地实际相结合,使外来的东西植根于自身的土壤,找到合适的位置,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,形成新的特色和新的发展增长点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